
我叫陈雨虹,来自广东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2019级会展策划与管理1班,现担任国家税务总局古丈县税务局一级行政执法员。键盘敲到最后一个数字时,窗外的天刚蒙蒙亮。从校园里的推文编辑器,到办税厅的申报系统,我好像一直在学同一件事——把每一份责任,都磨成经得起细看的样子。那些改到大学时期深夜的策划案,背到滚瓜烂熟的理论,穿过防护服的汗水,就像一颗颗铺路石,铺成了现在的路。
刚进大学时,我抱着一摞社团传单在路口打转。风把传单吹得哗啦响,有张飘到了新媒体中心的摊位前。学长正对着屏幕讲怎么排版,光标移过的地方,文字像列队的士兵一样整齐。我蹲在旁边看了好久,高中时写在日记本里的那些句子,好像突然有了去处。
第一次自己做推文,发出去三天才100+阅读量。夜里躺在床上翻来覆去,索性爬起来打开笔记本电脑。打开所有优秀公众号的历史消息,把标题抄在纸上逐个比对,封面图换了又换,直到自己满意为止。那天的推文最终破了2000+阅读,指导老师给我发了条微信:“你这篇做得不错,进步很大。”我的心里美滋滋的。
当上团委新媒体中心负责人后,我开始害怕手机响。早上七点接完社团活动的策划电话,九点要去审核推文,中午扒着饭改团员培训的PPT,晚上在会议室讨论到闭馆。有次走在回宿舍的路上,发现鞋跟磨掉了一块,脚后跟沾着创可贴。但摸到口袋里那张写满待办事项的纸,每个勾都打得实实在在,疼好像也轻了些。
国家奖学金公示那天,我在仓库整理三下乡的问卷。灰尘在阳光下飘,呛得人直咳嗽。学弟跑进来喊我名字,手里的档案袋蹭到我脸上。跑到公示栏前,手指抚过自己的名字,突然想起那些在图书馆的夜晚,习题册上的红笔批注像串起来的珠子,原来每道题都没白做。
策划校园招聘会时,我在会场铺了满地的流程图。商家问起展位尺寸,脱口而出的竟是会展课上学的标准数据。安排志愿者站位时,突然明白管理学老师说的 “动线设计 ”不是空话。有个企业老板拍着我的肩膀说:“同学,你比我们公司的策划还专业。” 低头看见磨出水泡的手心,才发觉课堂上背的理论,早就在做事时长在了身上。
入党宣誓那天,站在党旗前,声音有点颤抖。攥着拳头的手心全是汗,想起第一次写入党申请书,辅导员指着 “先锋模范” 四个字说:“就是别人嫌麻烦的事,你先做一步。”后来疫情封校,穿着防护服给隔离同学送课本,护目镜上的水珠滑到嘴角,咸咸的,却比任何时候都清醒。
收到税务局录用通知那天,我正在收拾实习资料。会展策划案上的咖啡渍,志愿服务证上的印章,奖学金证书边角的折痕,突然串成了一条线。原来那些熬夜改的推文、反复打磨的活动方案、挨家挨户做的问卷,都在悄悄铺路。
现在坐在办税窗口,接过纳税人的资料,总会先核对三遍信息。这习惯是做公众号时养成的,错一个字都会整夜不安。给咨询人员讲减税政策,会想起在学校带师弟师妹,也是这样把复杂的话拆成口语。有个阿姨临走时塞给我颗糖:“靓女,你比我女还耐心。” 剥开糖纸时,甜味漫开来,和当年活动结束后收到的感谢信一个味道。
抽屉里的笔记本换了三本,最新的这本记着纳税人常问的问题。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,和在社团活动室写策划时一样。抬头看见墙上的时钟,该叫号了。深吸一口气按下按钮,窗外的阳光正好落在报表上,那些数字好像活了过来,变成当年校园里的灯光,一朵一朵亮起来。

从对着屏幕改推文,到对着报表核数据,我慢慢明白,所谓成长,就是把每一件小事都当成大事做。那些熬的夜、犯的难、受的累,最后都成了垫脚石。现在的我,有时候依然会在深夜的办公室里赶工,只是不再慌了,因为知道,每一步都不会白走。
我从来不相信什么懒洋洋的自由,我向往的自由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更广阔的人生,这样的自由才是珍贵的、有价值的;我相信一万小时定律,我从来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灵感和坐等的成就。这是我的人生信条。用信念与努力诠释着天道酬勤,勤能补拙。齿轮总有卡住的时候,但我相信,凭着努力与顽强拼搏,今后的人生道路上,我会成为梦想中的人,最终到达山顶,释放璀璨的光芒。
来源 | 新媒体中心
初审 | 党政办通讯员
终审 | 孟允煌